发布时间:2025-10-15 17:07:37    次浏览
引语:印度一个神秘而又多姿多彩的国家当然还存着这“外挂民族”这个称号,在当前国际中,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就想中国和日本一样,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的国家,作为世界上增长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它总是喜欢和中国比较经济,希望有朝一日在经济上面超过中国!印度的发展模式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这种方式使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冲击的抵抗力较强,表现出比较强的韧劲和经济平稳增长的长周期性。虽然此前有评论指出,印度GDP正超越中国,但消息称,印度GDP超中国是传说,该国正在释放经济危险信号。据媒体报道,尽管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依然在增长,但民间投资正在加速萎缩:今年第一季度,民间投资萎缩了1.9%,第二季度则减少了3.1%。印度普通民众似乎感受不到经济快速发展的脉搏。摩天大楼挨着贫民窟、IT产业与落后工厂并存、奔驰与三轮车一同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飞驰……所有这一切,让人仿佛置身于现代与落后的两个世界中。 就印度的经济表现而言,印度2016~2017财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加快到了7.9%,在截至6月的第二季度则放缓至7.1%,低于早前预期的7.6%,并创下自2014年6月增长6.7%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印度仍然超过中国的6.7%,是世上GDP增速最快的经济体。然而,如今的政府看起来还在缺钱的困境中挣扎。为了能增长0.4个百分点,政府官员将向印度议会申请在接下来的5个月内额外支出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8亿元)并寻求批准。在印度的经济增长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其长期积淀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虽然近几年经济有起色,但由于经济改革起步太晚且阻力重重,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经济地位。 并且,越来越少的人想要去印度投资。首先,当地支持新投资的金融渠道已经崩溃。国有银行正深陷自身财务状况的泥潭——身负大量的坏账。其次,不少投资者在过去的几年里因为独断专行的政府决策被折磨得很痛苦。就税收和环境保护条例等的争议已经让众多项目搁浅,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项目。因此,印度长期受困于“保增长”与“抑通胀”无法兼顾的窘境;在现在和未来数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只有可能保持在与中国相当甚至略有超过的水平,从而缩小与中国经济的差距。但在中长期内,由于基本国情等因素,印度经济难以赶上中国。关注时势新闻,洞察经济动态,想了解更多原油、天然气、白银投资资讯可关注笔者微信公众号:怡芳财经(sfdj881111)。